[赞] 山西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最高可罚500元 6月1日起施行
山西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最高可罚500元 6月1日起施行
西安发布 2020-05-16 14:05:39
2020 0.515,山西通过了《山西省禁止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规定》,#山西将全面禁止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行为。这是全国首部专门聚焦治理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问题的省级地方性法规,自6月1日起施行。《规定》明确,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最高可处三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此外,要建立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行政处罚记录制度,依法将违法行为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并可以公开曝光。via 人民日报
按照规定,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十四类不文明行为将受处罚。《条例》中所称的文明行为,是指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公序良俗、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行为。据了解,近年来,武汉、杭州、宁波、青岛、深圳等多个城市对文明行为进行了相关立法,太原市是全国第十个出台此方面地方性法规的城市。该《条例》也成为太原市对“文明行为”进行的首次立法,填补了太原市精神文明立法的空白,也为太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法律法规的保障。
那么太原市民的一言一行,哪些是文明的,哪些又是被禁止的?该《条例》倡导的文明行为包括,遵守公共礼仪,在公共场所着装整洁,轻声接打电话,言行举止文明;节约水、粮食、电力等资源,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一次性餐具等,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觉排队,先下后上;遵循文明旅游规范等。
同时,《条例》也明确了将受处罚的不文明行为,如随地吐痰或者便溺的;随意倾倒或者丢弃垃圾的;使用高音喇叭、音响器材等发出超过国家标准的噪声,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在建筑物的阳台外、窗外、屋顶、平台、外走廊等空间堆放或者吊挂危害安全物品的;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的;在观看文艺演出或者体育比赛时,影响他人观看演出、比赛或者影响演出、比赛正常进行的;使用公共自行车加装儿童座椅,拆解、破坏公共自行车及其设备的;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物质的;露天烧烤经营的;在城镇道路、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市政及其它设施上涂写、刻画,擅自张贴广告、墙报、标语和海报等宣传品的;携带犬只进入禁止进入场所的;未按照规定为犬只束牵引带的;未及时清除犬只粪便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公司超量投放或者未及时清理违规停放自行车的等十四类。其中最轻的罚款50元,重者将受到5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记者 路丽虹)
编辑丨yanlin来源丨山西晚报
山西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最高可罚500元 6月1日起施行
太原广播电视台 2020-05-17 09:32:39
今后,在公共交通工具、电梯轿厢等公共密闭空间内随地吐痰的,将处三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5月15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山西省禁止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规定》。该法规成为全国首部专门聚焦治理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问题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将于6月1日起施行。
在公共场所吐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部门或者其依法委托的单位责令清除痰渍,并可以予以警告;拒不清除的,可以按照规定予以处罚。其中,在室外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处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在室内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处二百元以上三百元以下罚款;在公共交通工具、电梯轿厢等公共密闭空间内随地吐痰的,处三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行政处罚记录制度,依法将违法行为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并可以公开曝光。
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行为的治理,涉及场所多、范围大、监管难,单靠政府和城市管理执法等部门的力量,难以让法条落下去、活起来。为此,法规规定了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治理责任和责任区,规定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可以与居委会、村委会、公共场所经营者或者管理单位签订共建、共治协议,共同治理随地吐痰行为。法规还借鉴了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群众广泛参与的成功经验,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劝阻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行为,并可以通过拨打举报电话,向举报平台发送照片、视频等方式举报;明确要设立公益宣传监督岗位,鼓励市、县两级政府探索建立环卫保洁人员、交通协管人员等普通群众参与治理管理的工作模式。
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王岳红说,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行为看似小事,实属大事,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重大危害,再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针对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行为,我省在爱国卫生管理条例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的部分条款中作了规定,但比较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存在约束力不强、效果不够明显等问题。运用法治手段治理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行为,既十分必要,也非常迫切。
这部法规不分章节,共18条。“法规建立了完备的共治、共建、共享机制,推动构建政府、社会、公民‘三位一体’齐抓共管、同监督、共分享的格局,从而达到德法相彰、德法并治的效果,提升我们的社会治理水平和文明进步水平。”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成斌认为这是这部法规的最大亮点。
编辑/白江
来源/太原日报